港股投資, 精選文章, 美股投資

【譚仔上市】從譚仔看餐飲股投資價值 美股兩類「偽餐飲股」長升長有

香港米線界兩大孖生龍頭譚仔及三哥,於2017年被日本丸龜製麵母企Toridoll收購整合後屢傳上市消息。睽違多年後,近日終落實上市大計,譚仔國際(2217)計劃於10月7日在港交所掛牌,招股價介乎3.33元至4.17元,集資最多約14億港元。以此計算,譚仔上市後市值將介乎44.6億至55.8億元。比較已上市的本地餐飲股,市值僅低於大家樂(0341),遠遠拋離大快活(0052)及太興(6811)以現價市盈率簡單比對,譚仔估值介乎15至19倍,在已上市的本地餐飲股中同樣只低於22倍的大家樂,背後原因除了業務增長強勁,譚仔發展內地及海外市場的幻想空間也應記一功。

咁即係抽定唔抽?按小編多年來的慣例,上市不足兩年的新股都不沾手,以待有足夠的財務資料及股價往績參考,以及待大股東套現過後才考慮入場。況且市場上也已有大量財演專家的分析,小編還是獻醜不如藏拙,倒不如藉着譚仔的招股書,研究一下餐飲股的營運及發展模式,從而發掘市場內其他的投資機會。

譚仔發圍靠規模化 品牌策略愈戰愈勇

食過譚仔的人恐怕都會一致同意,那一碗米線不論是甚麼湯底、加幾多餸,即使加多碟土匪雞翼也好,味道不過放得入口而已。車仔麵本來已是極其標準化的菜式,譚仔更是將這種標準化推到極致,湯底比坊間車仔麵店更乏味,配菜不會有滷水雞翼、咖哩魚蛋一類較難處理的菜式,雞就雞、牛就牛,連調味都省卻。小菜通常是冷盤或者油炸,一般雪櫃已可保存。恰恰是這種極盡標準化又乏味的餐單,能夠壓低食材的處理及存放成本,以及員工所需的廚藝水平,繼而減省營運成本。

譚仔在香港市場的規模化經營,則進一步將這種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。根據招股書,譚仔在香港擁有150間餐廳,較2019年的107間大增近5成,開舖步伐進取。餐廳網絡令譚仔達致規模經營,可將食物處理集中於旗下兩間中央廚房,運送、採購成本都大大壓低。Toridoll將譚仔及三哥兩間幾乎完全同質的餐廳整合後,其優勢更是難以匹敵。簡單來說,車仔麵人人都識做,但要在中環、尖沙咀、銅鑼灣開舖,以每碗最平三四十蚊的價錢做到有利可圖,卻只有譚仔做得到,更別提譚仔2021年度的純利率達到16%,在餐飲股中算是不俗。

為譚仔錦上添花的則是其品牌,譚仔在香港本來已儼然成為米線的代名詞,很多人每星期起碼吃一兩餐譚仔。值得一提的是Toridoll越洋入主譚仔後,品牌宣傳反倒更貼地,大力藉「譚仔話」作宣傳、起用七師傅、Mirror等拍廣告,都是大膽而成功的宣傳策略。總括而言,譚仔的成功之道(乃至其護城河),可概括為連鎖餐飲公司的黃金方程式,也就是標準化餐單與規模式經營,以及深植本土的強勁品牌。

業務有飽和隱憂 增長靠瘋狂開舖

餐飲業的難做之處,在於其受限於現有的舖面空間,屬於非常傳統的重資產行業。在一間餐廳坐滿、營利能力見頂後,公司要繼續增長便只剩開舖或加價一途。無奈開舖涉及龐大的上頭成本,選址開舖、裝修請人、燈油火蠟通通都是錢。若然新店表現不佳,這些初始成本隨時total loss。這是餐飲股獨有的先天限制,與之處於另一極端的則是科技/軟件公司,一旦產品研發成功,其分銷成本便幾乎等如零,而且增長空間完全不受限制。

在譚仔的案例上,譚仔在可比餐廳內的增長潛力,其實很大機會已經見頂。根據招股書,集團可比較餐廳(即撇除新開、關閉或裝修超過30天的餐廳)的日均顧客人數由2019年的765人跌至2021年度的654人,人均消費僅由53.9元升7.6%至58元。埋單計數,收益增長率由2019至2020年度微升1.3%,2020至2021年度則倒跌9.4%。要將這兩年的差勁表現推搪到社運及疫情上,當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,但若果小編是投資者就會多觀望一兩年。

以譚仔的經營模式,加價會導致公司失去競爭優勢、開設米線以外的副品牌好處有限(在Toridoll的集團式佈局下也不現實),於是要尋求增長便僅剩繼續燒錢開舖一途。今次譚仔上市集資的主要目的正正就是開舖、進取地開舖、瘋狂地開舖,計劃在2年半內(2024年3月底前)在香港、內地、新加坡、日本及澳洲開設合共173間新店,也就是現有分店數目(156間)的一倍以上,預計每開一間舖初始成本平均約290萬至450萬港元,整個開舖大計的總成本高達6.76億。

對於餐飲業來說,每間新舖都是場價值數百萬、成王敗寇的賭局。問題是一般投資者對於公司那一手賭得對、那一手賭得差,心裏基本上沒有底,只能一味信任管理層的判斷。上市後一度風光的海底撈(6862)自今年2月高位暴瀉7成,去年淨利潤大跌近9成,正是管理層盲目擴張(2020年的海底撈平均每日開1.5間),令收入跟不上成本增速、餐廳密度過高導致翻座率下跌的惡果。

麥當勞式特許經營 輕資產餐飲股

開舖是餐飲股的命脈,過份擴張卻是餐飲股的夢魘。單看香港上市的本地餐飲股,股價多年浮浮沉沉,很容易得出餐飲股無運行的結論。但若將眼光放遠至美股市場,不僅有麥當勞(MCD)、星巴克(SBUX)等長年慢升的老牌餐飲股,也有不少爆升能力不遜科技股的後起之秀。2006年上市、主營墨西哥食品的Chipotle (CMG),現價1,937美元,較上市價22元升近90倍;外賣Pizza連鎖店Domino’s Pizza (DPZ) 2004年以14元上市,計及股息、拆股等因素,至今總回報亦超過60倍,超越同年上市的Google。

從上述餐飲股的爆升故事,可以歸納出兩點特徵,這些企業的經營模式,其實並非完全等如消費者一般認知內的餐飲股,卻恰恰是這些不同,令它們可以盡量避過「開店、燒錢」的無間循環。首先是以麥當勞,以及KFC母公司百勝(YUM)為首的特許經營模式,這部分自然無須贅言,不少人都知道麥當勞實際上是間「偽․餐飲股」,集團除了收取餐廳加盟費,也持有大量物業以出租給加盟商以賺取租金。全球3.9萬間麥當勞中,只有7%屬自營店,自營店收入佔整體僅42%。Domino’s Pizza也是採取類似的經營模式,自營店數目佔全球17,644間中僅363間(2%),貢獻收入僅佔去年總收入的35%。這種經營模式令公司一方面可維持輕身上陣,將擴張風險轉嫁予加盟商,收入、營業狀況可以趨於穩定,而且公司可專注自身強項,致力設計新餐單及提升數碼銷售渠道。反面則是難以保證加盟店的出品質素,而且加盟模式也會限制了集團的盈利能力。

直營逾2800店 Chipotle成餐飲業奇葩

這篇文章本來寫到這裡就完了,是的,因為除了星巴克以外,全直營的成功例子實在太稀罕,直到小編看到Chipotle這間餐飲界奇葩。Chipotle採取100%全直營模式,旗下2,859間分店全部由集團中央集權管理。公司由2016年至2020年的收入及淨利潤複合增長高達17%,以其規模來說相當強勁;根據公司7月公布的第二季業績,季內淨利潤按年增長高達39%。Chipotle的成功無疑是個強而有力的反例,說明直營模式的餐飲股同樣可以經由有效管理而不斷擴張,進而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。

Chipotle與Starbucks的共通點,是兩者同樣以外賣快餐業務為主,其中Chipotle於2020的總收入中,有高達46.2%來自數碼渠道(即透過網上落單的外賣及外送業務),如果再包含到店自取的外賣生意,整體外賣業務比例達到6成亦不足為奇。對比起堂食為主的經營模式,Chipotle近年銳意加強數碼平台,其外賣模式可以擴闊每間分店幅射的目標客戶範圍,從而減少對開新店的需求,而且門店裝潢、員工數目都可以壓低,紓緩傳統餐飲股的增長困局。

以上兩點愚見,自然只是小編對餐飲股選股的一點發想。但觀乎近年在美股市場彈起的多隻明星餐飲股,包括上文提到的Chipotle、Domino’s Pizza以及Wingstop (WING)等,不是採取特許經營模式,便是外賣為主打的模式,或許並非全然偶然。

延伸閱讀:
新浪財經:CHIPOTLE(CMG.N):CHIPOTLE21Q2財報點評
Barron’s: Chipotle Stock Hits a Record. Why Analysts Loved Its Earnings.
Motley Fool: Why Warren Buffett Would Love Chipotle